资料逐步完善中。建议反馈邮箱:shiniutang@gmail.com
李小可官网www.lixiaoke.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艺术互动>内容详情

内容详情

所要者魂——李小可谈父亲李可染的艺术

发表日期:2015-01-06   分享到: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20世纪50年代,面对有着千年传统的中国画的生存与发展遭到重大质疑时,父亲所做出的回答。这句从长期探索中凝练的肺腑之言,也是父亲终其一生艺术探索的精神内核。所谓“魂”者,既源自艺术家对生命中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心灵感悟与独特审美体验,又根植于对与人命运相依的民族传统文化及人类文明遗产的感动与敬畏,从而在心灵深处所产生的热爱与真情,这成为父亲一生所追寻与坚持的“魂”。

父亲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剧变和转型,其漫长的艺术生涯与20世纪中国画发展命运息息相关。在艺术生涯的不同历史阶段,父亲一直有着自己的思考与抉择。13岁时,父亲在家乡徐州快哉亭拜钱食芝为师,怀抱着对传统文化的憧憬,始入东方水墨艺术大门;22岁考入杭州美专研究生部,师从林风眠和法籍教授克罗多学习油画。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最激烈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之中,校长林风眠为学子们营造了一个以东方文化为本、东西方文化融合与撞击的大文化环境。初始父亲素描根底很差,落后于同学,他便在画架上写了个“王”字,言外之意是“一人亡命,千夫难当”,他以亡命精神,勤学苦练,最终期末总评时素描成绩为全院第一。杭州美专的岁月,无疑对父亲的艺术创作和个人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里,父亲他们学到的不仅是西画的技法与艺术规律,而且还接触到了来自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和法国印象派、后期印象派、俄罗斯巡回画派、德国表现主义等多元的世界文化艺术。这一切打开了学子们的艺术视野,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思考与自由抉择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确立了艺术是人生艺术的观念,与人性、情感、生活及时代相连,是个性化的表达。父亲在如饥似渴学习油画的同时,还分秒必争地系统研习中国历代绘画。学校美术馆是父亲刻苦学习的最好场所,他经常请外出吃午饭的图书管理员将自己反锁在图书馆里。多年之后,这段宝贵的自修经历还宛如在他大脑中储备的一部字典,随时可以查阅。1943年,在重庆执教于国立艺专的父亲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作为他研究中国画的座右铭。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受到外来侵略之辱,面临亡国之危,父亲和一大批有志文化人士,一方面投入抗战宣传,一方面饱含着深切的民族情感进行文化寻根,把弘扬东方文化艺术,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父亲提出对于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不是仅仅研习传统绘画的某种表现技法,而是立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层面上,深究中国画本体文化及艺术表现的特征。父亲当时画了一大批写意人物、山水与牛的中国画,如《松下观瀑图》、《钟馗》等。这些作品既有传统笔墨写意酣畅的气息,又蕴含着父亲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表达了对当时中国传统绘画的嬗变的理解。与此同时,父亲对中国古典诗词及传统戏曲文化的独特表现特征也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东方艺术的精髓对父亲笔墨语言的开拓化、纯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父亲绘画创作中丰厚的精神给养。

建议内容:
联系方式:
关闭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建议。关闭
提交失败!
重新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