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逐步完善中。建议反馈邮箱:shiniutang@gmail.com
李小可官网www.lixiaoke.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金会动态列表

基金会动态列表

艺术“行者”李小可:藏地回响,传出生命的永恒

发表日期:2015-07-16   分享到:

      “西藏是永恒的,永远在远方。我已经拍了上万张照片,还觉得西藏有感受不尽、挖掘不完的题材。它是对理想与缺失的追溯,对精神的敬畏让你获得启迪,如同唐僧取经。”采访中,李小可提及最多的就是“震撼”,他的目光透过玻璃墙,来回看着展厅内的作品。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语速飞快,透着纯粹与睿智,偶尔也会凝望画面出神,思绪飘远,仿佛又回到那个令自己魂牵梦绕之地。

       李小可:岁月回响中,守护永恒

       藏地印痕

       多年后,在李小可的水墨前,仿佛看到了曾经阅读的一部关于墨脱的小说。雨雾氤氲的波密,寒冷难攀的隘口;春桃挂满林芝幽谷,经幡猎猎作响;云端深处,海拔几千米的雪山孤独起伏。画册里又佐以他拍下的照片,摄影与绘画相互关照,糅杂了对古寺、野篱以及湛蓝高原天空的想象。这是拓印在创作者灵魂中的世界。

      一切始于宿命般的机缘。

       1988年,徐州的摄影师郑云峰想要深入黄河源头采风,请国画大师李可染赐字立碑时,也对打点着父亲日常的李小可发出同去的邀请。于是,李小可第一次见到了藏地风光,而藏人更使之内心震颤,“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牵着马,别着腰刀,牧民小伙子晒得跟铁打的一样黝黑,妇女也十分刚悍。无论老人还是儿童,眼神那么炙热乐观,当你表示友好时,他们对你有一种真挚质朴的亲切感。”恰是这目光,让李小可无法忘怀,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先后30余次出入,用脚步丈量了西藏的山川大地,近乎着魔般的痴恋流淌出独特的绘画语言。

       作为表现对象的西藏题材,并不鲜见于绘画的历史,却不属传统水墨的常客。“西藏的意境是瑰丽和苍茫相间,而色彩非常鲜明,使用水墨该如何表达,这也给画家提出了探索的课题。”李小可将勾勒淡去,大胆运用黑白对比,突出了雪域高原雄浑的气势,皴擦泼染的墨色变化与虚实交错的笔触运用,营造出区别于油画的细腻和空间感。同时,他把墨与彩有机融合,以墨为主,用色彩渲染韵律与生机。“作品里反复出现的经幡,黑白也可以呈现,但无法显示最初在荒野中的飘动感,赋予经幡色彩,其他均是墨色,既保持了水墨的特征,又形成鲜明对比。又比如蓝天,虽然颜色绚丽,还是会使人感到远离喧嚣的宁静。”在他看来,水墨表现更关注的是一种特殊意境和人文思考,那些光影斑驳中安然的颜色,敲击着观者的视觉神经,也是他执着寻找的表达。

        “西藏文化产生于这片地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持,生命会被环境所淹没。”因此他的画面里,总有小小的佛塔、牦牛占据一隅,诠释着生命的张扬与出路。“有时候西藏就是荒原,夜晚无声的漆黑让人恐惧,但到了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草原上又洒满阳光和希望。所以我把自己的这批作品称为生之迹,它是内心深处没有任何虚假的召唤,作品无非是运用技术将这种痕迹外化。”

       体味着藏地的博大,李小可也面对着不可避免的变化与失去。1990年,他徒步11天抵达长江源,满目全是刻着石纹样的冰川,碧蓝的水从冰湖中繁衍出整条大河,“然而随着环境恶化,冰川几十米几十米消退,许多景色再去时就消失了,而过去遇到的人和事也慢慢地逝去。”他曾在甘南草原邂逅当地最大的活佛讲经,周围是弹琴的藏民,骑着几十匹马的牧民和手捧鲜花的少先队员欢迎着他,而今僧侣圆寂,昔日的草原盛景变成了寺庙内的一座灵骨塔。画家把对自然环境的关切和往日的追索注入,运笔蘸墨间更透露充满深情的厚度。

       由感动而生的艺之缘

        北京大雅宝胡同甲2号,这个地图上已经模糊的地址,是李小可人生里难以磨灭的坐标。

        1946年,李小可跟随父母来到北京,父亲李可染拜齐白石和黄宾虹为师。后来白石老人画了一幅二尺余的《年鱼》,上题“二岁小宝”相赠,而“小宝”正是李小可的乳名。两年后,一家人搬入东城区的胡同小院,这里是北平国立艺专的宿舍,聚集着诸多艺术家,“前院第一家住着李苦禅,第二家是董希文,后面是张仃、吴冠中、周令钊,然后是黄永玉、叶浅予、王朝闻,再后面是我父亲,下面还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白石老人也是常客。”如今听起来,这样的人物有如传奇,却是李小可身边再平常不过的邻居叔伯,而当人生和艺术的阅历渐长,他所收获的感动也越来越深。“这个院子像是一个20世纪绘画的文化寺院,由于徐悲鸿先生想推动中国画的发展,非常有眼光地推介了这批人,当时他们还那么年轻。现在回顾,小院很小很窄,但是这些大师为共同的愿望和理想汇聚在此,我想也是一种艺术之缘。”

        起点的底色无疑影响一生,也支撑他走过成长的坎坷。“文革”期间,父亲受到冲击,应征入伍的李小可也跟随着前途黯淡,复员后的他成了北京内燃机总厂锻工车间的产业工人。打铁十年,最年轻的岁数待在劳动强度最高的岗位,他却不觉是苦难,始终坚持着业余美术创作。“无论部队还是工厂,让我对人生产生一种脚踏实地的看法,后来我到长江源能经受住考验,以及作为大师的后代还能搞一点自己的绘画,都得益于此。而且面对底层工人和农村战士,你的视角就不是单面的,对世界的亲近和包容增多,如果没有这些体验,牢骚怨气过多,可能就自暴自弃了。”1979年,李小可进入北京画院,缘分轮回,终于成为了专业画家。

        转入专业层面,传统和父亲成了绕不过的大山。“当时家里还是希望有人能继承,从我陪父亲到南方写生,到后来进入北京画院,都是研习传统的机遇。”为了使自己在造型结构上更充实,李小可到中央美院进修,强化基础训练和创新意识,也是这个时期,他确立了“重表现”的艺术思想。

       “所谓重表现,是指艺术要有感而发。传统留下了一整套完善的经验,对它的挖掘需要用很长甚至一生时间,但艺术的本质还是个人感动的表现。如果没有从心出发,艺术就没有灵魂和个性,我父亲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这个魂就是如此。即便有巨大的经典需要你继承,也不要让它挡住你对生活和世界的感动。”另一方面,李小可也不放弃将个人感触同传统相结合,后来创作的包括黄山题材的一批作品,师法造化,更加强调对程式化语言的研究。展览中一组今年创作的小尺幅作品,由不同角度的雪山密林构成,可以视为传统笔墨探索在西藏系列的延伸。

       “父亲的绘画语言使我受益,包括一些艺术观念,随着创作的深入对我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今的李小可,不会多提身为大师后人的压力,时间的洗练给人答案。“最重要的还是父亲山水文化精神的传承,把传统和生活连接起来,体会中国绘画的内在性,而不是表面的虚实渲染,这是大潮流,也是我现在着手的。”创作手记里,他总结自己的绘画道路:“我想艺术是从感动开始的……当我回顾过去,自己好像是人生旅途的一个行者,作品就是我这个行者在探索的荒途中所做的‘活儿’。”

       以敬畏坚守纯粹

       “水墨家园”,听上去写满诗意的名字,在李小可心中却带着更多的岁月更迭。上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了这一主题的创作,作为分支的西藏系列登场前,成长于斯的北京成了情感输出的载体。“对我而言,北京是一个家园,既是文化上也是精神上的,但它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也发生巨大变化,许多过去同家园相连的文化符号不在了,给人们带来一种回声性的怀念和思考。”

       他的记忆里,北京是沈从文、老舍、林徽因笔下的旧城,胡同蜿蜒,夏日炎热却有着宁静,所有人家的大门敞开可以随便跨入,而今已变作朦胧的往事。李小可想借画笔诉说这份情怀,也对城市化进程中古迹的安置表达着无声的反思。于是,那些落雨的皇城、什刹海的杨柳、高大的宫墙、静谧的钟鼓楼成为一再出现的意象,笔墨既融合李家山水重拙的积墨,又凸显出个人的线性表达,以错综繁密的线条勾勒出青砖灰瓦。若仔细观看,闲置的三轮、骑自行车前行的人影、拖着哨音的鸽群总在穿行,让老城化作充满人情与历史的可居自然。

       “家园其实是精神的乡愁,是对非物质化的过去的依恋,这条血缘不能割断。”故都里逐渐失落的家园感,似乎在藏地得到了重生。那年春节,李小可到拉卜楞寺看晒佛,清晨七八点钟开始,直到黄昏才结束。一天完毕,李小可准备返回,忽然看见一名年迈僧人从大殿走出。“他大约有70多岁,脚步已经蹒跚,沿着外墙向后走,就在到达寺院墙角时他站住了,头抵在墙上,默默地诵念经文。可能他十几岁就进寺,已经念了六十年经,属于修炼的高级阶段,但当一个大型佛事活动结束,他为什么还要停留。”李小可的声音哽咽了,眼眶潮湿地望着远方,“他觉得他还要继续,内心的坚持不能放过。他们不需要有人知道,灵魂是这样真切。”

       这份久违的执着和纯粹,被他视为现代人稀缺的珍宝,也让他获得创作道路上的启迪。“当代有许多艺术形式,可是作为水墨画家,要对自己的艺术有所坚持。就像进京剧班子,你要练习十几二十年才能在舞台上呈现好的表演,当外来流行文化进入,杰出技能不被认可,该怎样看待自己的人生。可能带有宿命的纠葛,但它是你的选择。”

        展览现场,正中央近10米的长卷抢足了目光,李小可把它叫作《远古的回声》,灵感来自阿里古格王朝遗址。排山倒海的构图和笔触,构建出被铜墙铁壁的山岭包裹着的废都。“最初也想在虚实氛围上加工,但如果太飘逸就会失去古格恢弘的质感。”他如是说,“画到最后,艺术的处理已经变得不重要,我感觉自己就像打造玛尼石的藏人,以宗教般的敬畏心,一块一块垒起了整个画面。”

 

  “水墨家园·藏迹”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策展人: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展览时间:6月27日——8月10日

  展览地点:侨福芳草地三楼聚艺堂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大桥路9号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D座3层

  李小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黄山书画院院长,中国西藏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画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

采访后记

  工作人员喜欢管他叫“叔叔”,带着可亲近的温度;

  因为采访后还要有其他活动,助理中间提醒了一次,他却没有着急,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

  最后整理录音的文字,大概有近一万,太多精彩的故事,没法一一尽述;

  于是我想,唯有在他的创造内,在那些水墨中,照片里,版画间,才能理解这些无声的往事;

  而满头银丝的他,已经准备朝心中的圣地再度启程。
 

建议内容:
联系方式:
关闭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建议。关闭
提交失败!
重新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