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逐步完善中。建议反馈邮箱:shiniutang@gmail.com
李小可官网www.lixiaoke.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金会动态列表

基金会动态列表

“金铁烟云——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书法篇)”暨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李可染》开机仪式

发表日期:2013-11-28   分享到:

金铁烟云——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书法篇)”
暨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李可染》开机仪式
开幕式时 间:2013年12月5日 下午15:40
展 览 时 间:2013年12月5日——2014年1月3日
展 览 地 点:北京•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览主办单位:全国政协书画室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国家画院
              北京美术家协会
              北京画院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活动主办单位:中央电视台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
承 办 单  位:北京画院美术馆
              北京银谷艺术馆
协 办 单  位:北京可创文化

 

前  言
     

                                         王明明

   中国人很早就提出“书画同源”,对于此,历代都有不同的解释,但不论如何解释,都离不开中国绘画与书法之间密切的关系,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作为20世纪开宗立派的一代绘画大师,李可染在书法上同样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他的书法与绘画密不可分,在其艺术经历了几个时期中,其书法的演变是与他的绘画一脉相承的。
   可染先生少年时代便专力摹写“赵体”,精熟中虽难免流滑、轻浮,但毕竟为他奠定了扎实的书法功底。进入国立杭州艺专后曾改学西画,抗战期间在重庆再次开始学习传统,创作了大量减笔人物画和山水画,当时他的用笔快,线条流畅而率性,虽没有独立的书法作品存世,但从画中题款那潇洒流利的行草书来看,用笔率真,强调结构的趣味,和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抗战胜利后,可染先生到北京师从齐白石,随侍齐师十年,他并没有学习齐白石的画,而是学到了齐白石绘画、书法最关键的一个字——“慢”。五十年代,为改革中国画,可染先生多次外出写生,在潜心钻研、努力探索新的山水画语言的同时,他开始抛弃了早年那些率意奔放的草书,更多的以楷书题画,他的绘画和书法用笔都慢下来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文革”特殊的时期里,他反复练习平直得近乎刻板的“酱当体”,使他的书法在“慢”中获得了几分“拙”的意趣,有气势,又非常凝重、拙朴。可染先生的书法终于在七十代年末、八十年代初确立了自己独具一格艺术风格和语言。可以说,可染先生的书法经历过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从率意流畅,到慢,再到朴拙,经过一种看似刻板的演变。从改革开放到他去世的十年间,他的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又有一种新的升华,笔墨的成熟,书法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书法强调的不再是早年的那种结构美,而是包含有“丑”的意味,但不是一般的“丑书”,强调的是一种“拙”的大美,正如他说的那种“白发学童”,即儿童般的稚拙,凝重而力透纸背的线条,让人自然想到历代书法家所苦苦追求的“屋漏痕”、“锥划沙”。可染先生书风从率真演变到质朴再到古拙,同时也是一种审美追求的变化,这种审美的变化正好符合中国书法对境界的要求,达到了孙过庭所说的“人书俱老”的境界。不同阶段的追求是偶然和必然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是他认识的升华,也是他笔墨功夫锻炼的必然。通过对可染先生书法发展三个阶段来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他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也能借此认识和研究其中的规律。
    可染先生的书法在中国绘画史、书法史中都是非常独特的一种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他的书法中独有的“拙”超出了清末何绍基、伊秉绶。同时,他的“拙”中又有中国文人的书卷气,很重、很拙,有时显得很满,但因为有内在的书卷气,以及他在中国文化滋养中形成的那种境界,所以他的书法中没有燥气、习气、黑气。
    我们可以借鉴李可染的书法演变之路,但不可借鉴他书法的形。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可染的书法不可学,也就是其风格不可学,但是他的路是可借鉴的。不能学他的形,他的转变是他独特气质决定的,但他的演变之路,他从齐白石、黄宾虹学到的演变之路是值得我们特别认真地去借鉴的。
    可染先生主要还是一位画家,除了那些独立的书法作品之外,我们还应关注他画中的题款。早期的题款书法用笔的率真,强调结构的趣味,和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晚年的山水画题款又与深厚黑重的山水画风格统一。无论在那种阶段,落款的位置、大小、结构关系都非常讲究。其实,落款在中国书画中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特别是文人画兴起后,在强调“以书入画”的同时,画家们对画中题跋与落款大费经营。但是,随着现代化的思潮的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巨大的断裂,当代山水画家大多不注重落款,或者根本不会落款。从李可染的作品中可以研究他落款的位置、大小,不同时期的演变和落款的方式,可以看出,他的画风和书法的结构、趣味是完全吻合的。李可染和傅抱石异曲同工:傅抱石写得快,他的画也很放;李可染的山水画构图、笔墨都非常完美,题诗和落款也极为凝重,位置巧妙,落款的趣味与画风完美结合起来。此外,他钤盖印章的印语、位置甚至使用印泥的讲究程度都是同时代画家不可企及的。
    本书收录最多的是可染先生晚年的题字楹联。改革开放后,他在国画界具有崇高的地位,社会应酬增多,找他题字的单位和个人非常多,加上晚年画画相对少一些,转向闲来用书法表达自己的心境。其实这也是书法家的必然,很多老先生都是这样的,比如启功,很多地方找他题匾、题字。这些题字送走后一般就没有了,但可染先生家中还留下了很多,因为每次题字他都不是只写一遍,而是写五遍、十遍,反复比较斟酌,直到满意为止,可见他对艺术的严谨程度,对于这些看似应酬的题字从不应付,因此可染先生从不现场题字。
  研究可染先生的书法,带给我们很多规律性的启示,不仅给画家,也将给书法界很多有益的借鉴。

                                                                                                                                                                                                                                                

                                                                                                       癸亥冬于潜心斋
 

建议内容:
联系方式:
关闭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建议。关闭
提交失败!
重新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