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可官网www.lixiaoke.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影像>详情

详情

画龙点睛——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人物篇)

发表日期:2010-12-06

21年前的这一天,他留下“东方既白”的想法后与世长辞。21年后的这一天,中国美术界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他留给世人的大师风采:2010年12月5日下午2点30分,“画龙点睛——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人物篇)”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开幕。

与以往的开幕式不同,此次展览没有红地毯没有剪彩也没有嘉宾逐个发言,这是李可染先生的世界,其已90岁高龄的夫人邹佩珠女士是开幕上的当然主角。在“有君堂”高悬的翠竹粉墙前,邹佩珠女士向大家回忆了她与李可染先生相识相爱并走到一起的温馨往事。说到当年丈夫生病无人照顾瘦骨嶙峋的状态,她眼角湿润,说到曾一起经历的浪漫趣事,她双手笔画,满脸笑容,说到丈夫绘画的作品成就,她语气饱满,充满自豪。

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向记者介绍,李可染先生是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的艺术大师,主攻山水,他通过长期的实地观察写生,深入地了解山石的结构、明暗,融入传统积累法所开创的个性鲜明的“李家山水”给人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所以外界对其人物画了解并不多。此次展览主要从人物画的角度回顾了李可染的创作历程以及艺术成就,展示了艺术大师的艺术风采。展览共展出李可染水墨写意人物画40余件,水彩以及白描人物画20余件,李可染常用印以及书法座右铭、速写本等文献10余件,此外展览还呈现了李可染早期绘制的宣传画。其中很多人物画和宣传画都是首次向公众展示,实在难能可贵。

据介绍,此次展览是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的第一展,从2010年开始,他们将连续5年,在每年的12月5日举行一场李可染艺术作品展,以纪念这位为中国画的世纪转型做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大师。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的作品以北京画院及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收藏为主,主办方还向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艺术馆以及其他个人收藏家征集李可染人物画作品。展出作品的创作时间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基本涵盖了李可染一生的人物画创作,也囊括了他的宣传画、水墨写意人物、水彩写生以及线描等不同的材质类别的人物画艺术,呈现了李可染人物画艺术的基本风格演变、基本艺术特色。

展览充分利用文物文献资料对于李可染的人物画艺术活动以及研究成果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展示,包括李可染人物画创作的基本过程、风格演变以及老舍、齐白石诸家对与李可染人物画艺术的评论。展览还展出了李可染的从艺心得真言、印鉴、自勉座右铭等实物文献,全方位展示了大师的艺术道路,展览还利用古代同题材绘画作品对照来呈现李可染对于传统人物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人物画是李可染较早从事创作并且取得了重要成就的画科,他的人物画艺术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对于中国人物画的传承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次展览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北京可创文化协办,展览将持续到2011年1月4日结束。

人物介绍:

李可染(1907—1989),江苏省徐州人,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可染13岁从乡贤钱食芝学中国画,1929年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班,师从林风眠、克罗多专攻西画。1931年以后,李可染以满腔热忱投入爱国救亡运动。他于1938年加入郭沫若领导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先后在武汉、长沙、重庆等地绘制大量抗日救亡宣传画。1941年起,李可染本着“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的宏愿,致力于中国画的改革和复兴。抗战胜利后,李可染到北平国立艺专任教,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由此而深入中国书画艺术之堂奥。20世纪50年代,李可染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精神,万里写生,为中国画发展开辟出一条充满生机的新路,将中国画艺术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李可染的艺术创作在60年代以后进入了高峰,作品气象沉雄博大,韵致幽深,在题材、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均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他的艺术理念、艺术成就在海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享有崇高的声誉。李可染不愧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中国美术史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

建议内容:
联系方式:
关闭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建议。关闭
提交失败!
重新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