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逐步完善中。建议反馈邮箱:shiniutang@gmail.com
李小可官网www.lixiaoke.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艺术互动

艺术互动

李可染的写生

李可染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数十年来几乎跑遍祖国的名山大川。20世纪50年代我们试作中国山水写生画曾在一起相处了几十天,他对生活与艺术的严肃认真给与我很大教益。像小学生一样,在自然面前总是虚心诚恳。从没有得意自负情绪,而是用老牛的精神踏着坚实的步子,一步步地去占领新的阵地。&mdas...

详情进入

李可染的山水画

李可染逆光山水之所以取得艺术上的成功,是从传统到生活而进入创造。他既师大师之心又加以个人艺术实践中的艰苦努力,故提出“苦学派”不是偶然的。李可染以历史证明,浓墨古已有之但笔墨又必须发展,只有经过惨淡经营。他以此鞭策自己、提示后人,这一切来自学养,来自后天努力使艺术...

详情进入

从“印 章”见精神——学习李可染山水画的艺术苦功(上)

印章——是中国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印章中的一个警句,一条格言,往往是画家的心声和座右铭。它表面上是一方印章,一句话,几个字,实际上体现着画家的思想、人格;鞭策着作者的艺术实践。 画家李可染有许多印章,如“为祖国河山立传”、“传...

详情进入

李可染的山水画

李可染一意追求水墨的优秀传统,并且尽量去发挥水墨工具材料的潜力,他对纸笔有严格的要求,在用笔用墨上,他有许多自己的心得。笔要留得住,不能漂浮,积点成线,积线成面;在墨的方面极重视积墨与泼墨之法。他的画,愈画愈透明,越画越深厚。他的水墨写生,总是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

详情进入

1986年李可染水墨画展

继1959年李可染水墨写生画展后,1986年才首次在京举办“李可染中国画展”,展出作品202件,全面展示了他四十余年探索中国画革新的历程。他在画展前言中写到“假如我的作品有点成就的话,那是我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观察描写对象,深入思考,深入实践的结果。人离...

详情进入

李可染的山水画

李可染以淡墨湿笔画江南云烟山水,先是师白石老人之心,进而师造化,行万里路;进而“写境”,以达“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再进而达到“造境”,创出有独自特色的雨景山水。(附图:李可染《清漓烟雨图》1962年)  ...

详情进入

李可染艺术

李可染的山水以气势胜,李可染的牧牛图以情趣胜。在众多牧牛图中,他所强调的不是与“横眉冷对”相对称的“孺子牛”的味道,而是抒发一种田园式的和牧歌式的情调。这种情调不关国家兴亡或朝廷冷暖之事,而是近似王维诗中“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详情进入

李可染艺术

“人离开大自然和传统,是不可能有任何创造的”这是李可染先生艺术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一切知识学问积累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引用牛顿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前代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传统是有文化以来数千年亿万人智慧的结晶,要发挥自己个性,必先...

详情进入

太湖渔船

《太湖渔船》1954。以简练的笔触和颜色勾出了一幅渔民生活的场面。渔船箭一样地射出去了湖面因而激动起来,生长在堤边的老树放佛也飞舞跳跃。画面的下角,一位落后在后面而急忙摇橹的渔民,更加强了这幅作品的生动活泼的节奏,这是一幅现实生活的速写,朴素而真实地表现了江南水乡富有情趣的渔民生活。...

详情进入

东方既白

李可染把“文革”中的遭遇视为达到成功之路过程中的“七十二难”,“文革”结束后,他把自己的艺术道路定在“0”点上,请唐云为他镌刻了“白发学童”、“七十始知己无...

详情进入

李可染的艺术

1981年11月,中国画研究院成立,李可染出任首任院长。1983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李可染通讯院士称号与和平勋章。  ...

详情进入

巍巍万重山

李可染将山水画成黑沉沉一团,他所追求的是山的浑厚和沉甸,是迎面向人压来的山势。虽然他所画的只是山的一个小小局部,但却使你感到山的存在是盖天铺地的,是连绵的,是莽然大物,屋在其中,似火柴盒,人在其中,似蝼蚁。他确能画出山的气势。(附图:李可染《巍巍万重山》1989年)...

详情进入

李可染的中国山水画

李可染为中国山水画的革新,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这首先是与他对民族传统有深入透彻的研究分不开的。李可染重视传统,但不迷信传统—他是从前辈大师的言论中得启发,学习他们作品的精神与规律性的东西。因此他更重视师造化。...

详情进入

湖边杨柳

《湖边杨柳》1956年。从西湖白堤向后望去的景色:柳岸、荷塘、木楼、小山,一片夏日风光。柳树刻画极精细,完全抛去了只勾几根垂柳的程式。画柳叶既非泼墨亦非双钩,乃以小笔点簇、干、湿、浓、淡多次点画厚而密,有微风轻摇之感。这种画法全由观察中来,是以前画写生的画家所不曾做到的。...

详情进入

杏花春雨江南

杭州艺专的经历给李可染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他热爱江南的山水50年代致力于变革中国画的写生中最先到的就是江南。虽然现存的只有不多几件但仍可感受到对江南深厚的感情。《李可染自传提纲》写道:到了西湖才深深感到祖国的美丽,因而风景便成为我描写对象,那是差不多把西湖美好的地方跑尽了、熟识了。...

详情进入

襟江阁

襟江阁在桂林月牙山,李可染曾在此画过写生。襟江阁被画在逆光的深重山色里,亭阁被一抹光照亮。光还照亮了山岩的边缘,可看出坚凝的青石,感到草木的湿气。山脚下的一块空地豁然明亮。昏暗处由层层积染而成,似茸茸草木和丛木;清明处笔触清晰,又和昏暗处的笔墨连在一起,显得层次丰富。月牙山并不雄伟高大,...

详情进入

李可染画牛【2014北京保利春拍李可染作品】

牛是李可染先生一生喜爱描绘的对象,从40年代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结束,不断画牛,以至于人们把他的牛,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 为什么他这么喜欢画牛呢? 第一,这是生活中所见的最平凡也最有牧歌情调的景象。他1940年住在...

详情进入

李可染的写生

王朝闻在 《 有情有景 》 文章中说:李可染面临不同的对象写生 ,不是 ‘ 复习 ’别人既成的作品和重复别人的感受,也不是消极地简单地记录其所见,而是带着对于它的爱的情绪来表现了不同的自然的特点的,尽管和别人一样画了一些自然现象,却具有出色的效果。  ...

详情进入

李可染的写生

1959年在建国十周年之际,中国美协主办‘江山如此多娇-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八大城市巡回展出,并由人美出版《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集》,捷克斯洛伐克也在首都布拉格举办‘李可染画展’出版捷克文英文版《可染画集》。李可染以...

详情进入

李可染写生

20世纪80年代,吴冠中说:“李可染在写生中创作,他是中国传统画家将画室搬到大自然中最早最大胆的尝试者,他像油画家那样背着笨重的画具跋山涉水,五六十年代间他的十余年艺平生活大都是这样在山林泉石间度过的,创作了一批我国山水画发展中划时代性的珍贵作品。”...

详情进入

建议内容:
联系方式:
关闭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建议。关闭
提交失败!
重新提交